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佚名 佚名〔南北朝〕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确实如此。

注释
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子: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
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

典故

  晋文帝时,在琅邪这个地方,有一个叫王戎的人。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他是竹林七贤其中之一。

  传说,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他7岁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株李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都把树枝给压弯了,而且看上去一个个都熟透了。

  小伙伴们一见,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于是,一个个高兴地竞相跑去摘那些李子,惟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

  同伴们觉得非常奇怪,就叫喊着问王戎:“喂,王戎,你为什么不摘啊?又大又圆的李子,多好呀!”

  王戎笑着回答:“那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生动记叙了王戎不摘路边李的事件、与他人的问答和其心理过程。他年仅七岁,就展现出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这种智慧和定力,让人不禁为之赞叹;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学会用智慧和判断力去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32篇诗文  860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一

鲍照 鲍照〔南北朝〕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离别

江淹 江淹〔南北朝〕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谢灵运 谢灵运〔南北朝〕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