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

翁格 翁格〔清代〕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埋怨春天离去太早,花枝上仅剩几点残红。
只要将花的根留在泥土里,年年都会有按时吹来的东风。

注释
暮,晚,将尽。
莫:不要。
花余:花已谢尽,仅剩几朵。
将:语助词,得。
蒂(dì):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岁岁:年年。
东风:春风,这里喻指花开。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声锷.《精选古诗词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83
2、 姚万堂.《中华绝句精华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72
3、 邓加荣,王彬.《千古绝句》.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183
4、 姚立岩.《历代绝句选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68
5、 蒋孟豪.《中国历代古典诗歌精品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339

创作背景

  作者出身于苏州洞庭东山的一个富商家庭,他家在明季隆、万年间因经营棉花、布匹及染料而致富百万,但到了他父亲翁澍手中,就家道中落了,产业全部变卖。作者此诗,可能与此特殊的身世、遭遇有关。

参考资料:完善

1、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197

赏析

  世人皆爱春光绚烂,然几番风雨摧折后,春色便在残红狼藉中悄然消逝。面对满目凋零,古往今来的诗人或怨东风无情摧折百花,或自叹无力挽留春光,无数伤春之作皆沉溺于春归的惆怅。而此诗作者却逆流而思,直抒胸臆:“莫怨春归早!”

  “花余几点红”诗人目睹繁花渐次凋零,仅存数点残红在枝头摇曳,分明预告着春日的谢幕。但他并未因此消沉颓丧,反而以豁达之心观照自然:“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花开花落本是瞬息之象,春去秋来却是天地永恒的韵律。纵使今日花落难再,只要根系尚存、茎干犹在,来年春风拂过时,新芽必破土而出,新花亦将绽放,春光自会重临人间。

  推此及彼,人生境遇亦复如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暮春》是一首五言绝句,为一篇借景抒怀诗。首句一扫叹春、惜春的哀怨情调,不同凡响;次句描写暮春鲜花凋谢的自然景象,紧扣题意;三句转折,只要花根不死,仍大有希望;末句是对来年春天东风吹拂、鲜花盛开的想象。全诗从困顿中看到了希望,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前途失去信心。

翁格

翁格

字去非,江南吴县人。诸生。 1篇诗文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香菱咏月·其一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虞山记

沈德潜 沈德潜〔清代〕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